一、普通話水平測試的信度、效度與當前的地位
經過幾年的實踐,普通話水平測試已經成為一種權威的、影響較大的測試形式。曾聽到不少人說PSC比高考還嚴格(這當然是指PSC的程序管理,并不是指難度),因為PSC考題是臨場隨機抽取的。測試員是測試中心選派的,測試員與應試者之間毫無瓜葛;PSC試卷的覆蓋面廣,評分標準基本科學合理,測試結果也是真實可信的,所以效度(有效性)也是最好的。這種有效性和可信度又反過來維護了PSC的權威性。
但隨著測試面的鋪開,測試范圍的擴大,測試任務的加重,測試員的隊伍也越來越壯大,被測人數越來越多,出現的問題也逐漸多了起來。測試的信度與效度也漸漸打了折扣。
其一是各地培養的測試員多了,測試中心不再委派異地測試員,測試一般由當地或本單位測試站組織,在現今社會條件下,人與人的交往相當頻繁,在一個縣(市)或一個單位內,應試者測試員之間可以很方便地找到溝通渠道,特別是教師這個職業,本身就是與人打交道的,方方面面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,使PSC中的人為因素增加,測試結果的真實性也大打折扣。雖然《普通話水平測試實施辦法(試行)》中有明確規定:“測試員不能正確掌握測試標準或在工作中有徇私舞弊行為時,省(自治區、直轄市)或部委直屬單位的普通話水平測試委員會應在一定時間內(半年至一年)停止其測試工作,錯誤性質嚴重的應撤銷其測試員資格。”但規定抵不過人情,送人情分、評人情等級的現象還是大大存在。

其二,應試人在運用普通話口語進行表達過程中所表現的語音、詞匯、語法規范程度,是評定其所達到的水平等級的重要依據。普通話水平測試一律采用口試方式進行。雖然不是口才的評估,但說好普通話卻需要相當的語言模仿能力。每個人的語言模仿能力都是有差異的,我的八大方言區,除了北方方言區外,其他地區的很大一部分人都難以區分z-zh、n-l、n-ng。當然口語模仿能力強的人,只要多加練習也可能較熟練地掌握,但很大一部分人甚至完全發不出r和類似的舌尖后音即俗話說是翹舌音。我曾經很認真地逐個輔導過某些未達標的應試者,但效果甚微,甚至有人在發韻母時完全加不進丟失的u韻頭。有應試人甚至感嘆說:我愛人播音員,天天幫我糾正發音都糾正不過來。看來部分人的語音缺陷是天生的,不是他們不努力。可相當一部分成為學生已經在教師崗位工作了十多年了,普通話不達標就真能取消他的教師資格嗎?如果因為測試未達到相應等級而使他們丟了飯碗,心再硬的測試員也是于心不忍的,這也難怪測試員違心送分。這種態度實際上也使普通話水平測試的信度和效度大大打了折扣。
二、要維護PSC的真實性,就應客觀制定各行業普通話水平達標的等級標準
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令第10號2000年9月23日發布的《教師資格條例》實施辦法中規定:“申請認定教師資格者的教育教學能力應當符合下列要求:普通話水平應當達到國家語言文字工作委員會頒布的《普通話水平測試等級標準》二級乙等以上標準。少數方言復雜地區的普通話水平應當達到三級甲等以上標準;使用漢語和當地民族語言教學的少數發族自治地區的普通話水平,但省級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門規定標準。”這是根據我國方言復雜的實際情況制定的對教師的PSC的等級要求。這個標準基本符合我國現階段的國情。
湖北省教委、省語委在鄂語教[1998]003號《關于教師使用普通話若干要求的通知》中規定:“教師普通話水平均應達到二級乙等以上,其中文科教師應達到二級甲等以上,現代漢語課和口語課教師應達到一級乙等以上。”這無疑是比部頒標準提高了一個等級,出發點當然是為了加快湖北省推普的進度,但任何事物往往是欲速則不達,要求過高會導致弄虛作假,這樣的歷史教訓還少嗎?盡管可以用評職、評優等行政手段作要求,強制教師提高PSC的等級,但結果往往是虛假的。特別是對農村的中小學教師,他長期生活在方言區,幾乎沒有使用普通話的語言環境,就算費了九牛二虎之力勉強拿到了PSC的等級合格證書,也無法讓他堅持使用標準的普通話教學。
所以為了維護PSC的真實有效性,建議將湖北省《關于教師使用普通話若干要求的通知》的等級標準適當降低一些,能否改為:“鄉村教師普通話水平均應達到三級甲等以上,其中文科教師應達到二級乙等以上,現在漢語課和口語課教師應達到二級甲等以上。”只有適當降低職業資格的PSC等級,讓大多數從業人員能夠通過努力達到標準,才能不讓測試員做違心的評判,這也是為了貫徹國家“大力推行、積極普及、逐步提高”的十二字方針,維護《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法》及其相應的法規條文的嚴肅性,保證PSC的信度也效度。畢竟做一個合格的人民教師不止PSC這一項,還需要德能、智能、體能等多方面的能力。但要獲得優秀教師稱號,應該要求必須達到PSC相應較高的等級標準。 (作者:郭其慧)